致毕业生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1-06-17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即将成为我们的校友。胡适先生曾言,“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学生的言行,嬉笑也好,任性也罢,在老师们的心目中,都会把你们当作孩子而温柔以待。但从今天起,你们不再具有“孩子”的柔光滤镜。可以说,18岁,是你们法律的成年;而毕业,是你们社会的成年。借用孔子的一句话,“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踏歌远行前夕,有些未说的或者已经说过的话,想继续跟你们说。
法律是生活的基本方式,无关专业,希望你们专于此业。法治中国建设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路径,合乎法律是所有人的基本遵循。你们选择了法学专业,决定了你们在生活中被寄予更多期待。不逾矩,不违规,是基本要求;合乎天理、人情,引领社会发展,是更高期待。你们既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法治建设的领头雁。法治中国的筑就,有赖于诸君的共同努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的形成,有赖于诸君的共同付出。
学术是保持创新的方式,无关兴趣,希望你们以之为趣。学术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写论文,我在这里也不是要你们回去写论文。学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方式,是臻于完美止于至善的工作方法。学术是实现生活有趣与工作有趣的窍门,是每天忙碌单调生活的价值呈现。秉持对学术的热情,能够更好实现对生活的创造。秉持对学术的执着,能够实现生活的美好。在既有的范式生活中,保持一种新鲜感;对未竞的生活目标,保持一种探索的欲望;对未明的事物,保持一种探讨的热情。中国社会活力的创造,有赖于诸君,若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不思考不创造,社会将会失去应有活力。
阅读是成长的必然方式,无关风雅,但求你们以此为风雅。读书是实现多种生活样态的方式。生活的个体性、法律人的专业性、社会的日新性,使我们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同一时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读书能够让你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样态,在有涯的生命中体验到无涯的人生。读书使你看到无奈生活中的幸运,挫折中的坚强,繁华中的宁静。读书是针灸,也是良药。希望闲暇时,“敏而求之”,长久为之,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不学习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诸君是高等教育的先行者,更应该承担该种使命。
反思是成长的必然方式,无关年龄,但求你们日省我身。反思是涤荡尘埃的方式,也是放飞自我的路径。人无完人,心向往之;事无完事,惟求无憾。人的成长是一件非常奇特与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在关键的路上甚至不能跌倒一次。“内德于己,外德于人”,反思是内修中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环节。诸君是自己幸福成长路上的舵手,反思是通往航向的不断修正,不可不日日时时为之。
为民是工作的存在方式,无关情怀,但希望你们以此为情怀。我们为什么要工作?除了实现自我价值之外,工作是我们服务于人民利益的一种方式。民为本,这是工作所应该具有的立场。人民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为民应该具有的基本追求。“一枝一叶总关情”,事无论大小,老百姓的需要就是大事。地位不论高低,实现老百姓利益就是至高荣誉。记住这一点,我们才不会在繁杂的工作中找不到工作的意义;记住这一点,才不会在功名利禄中迷失自己的方向;记住这一点,才能在物欲横流中回归心灵的平静。诸君属于社会菁英,不但要有兼济天下的豪愿,而且更要有落实民生情怀的点滴行动。这能使我们在工作中迅速成长。近五届就有很多这样优秀的学子,如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察网表扬的榨房村“毛头支书”2016届本科生范博、“手绘扶贫地图”2018 届硕士研究生蹇璧依、“村里多面手”2019届硕士研究生高振凯、“走好长征路”的2020届本科生薛琰斌,等等,他们都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内卷是时下最流行的词语,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快速发展中所展现出的迷失。内卷在古诗词中也有体现,“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作为豪放派的李白,对此也有深刻的感受,如他在《行路难》《蜀道难》写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躺平与内卷相伴而行。“行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但纵观古代史,流淌的是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操守,传承的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书写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担当。他们是繁星点点,闪耀在历史深邃的长空。今天的内卷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各位欣逢法治中国最好时代,只要坚定信念、加强学习、足够专业、时常反思,那么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即使痛也会快乐着、充实着。
岁月流逝中,“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四年或者三年前的相遇,注定了今天的离别。而今日的离别,又是为了更好的相遇。霁月已经相逢,何怨别离笙箫。离兮别兮,寄语你们功不唐捐,福不唐捐,千帆阅尽,归来仍是少年。
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院长 许中缘
2021年6月14日